首页

宝儿原创踩踏

时间:2025-05-28 19:25:05 作者: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举办中小学数学节 浏览量:78543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5月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馆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馆区协同 科创未来”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5月26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正式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双方本次围绕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旨在构建“馆—区—校”三方协同模式,促进馆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实验区样板间的全新探索。

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中国科技馆 供图

  根据最新签署的合作框架,未来两年,双方将重点围绕“教育资源共建、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和合作机制创新”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馆校实践课程群,搭建数字资源平台,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团队,探索创新科学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中小学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在随后的聘任仪式上,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技馆正高级工程师和科技教师,分别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导专家和科技辅导员,为区域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为契机,一大亮点在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技馆展区为教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展示涵盖数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8节特色展厅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

  其中,《司南启智,北斗领航》将科技馆丰富的展陈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合导航技术自古至今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智能信息系统,展现校外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魔法师的彩虹花园——色彩的秘密》突破单一学科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领域知识,践行“学科无界”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实验解析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多元性与关联性。

  活动中所有实践课,均由学校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开发和实施,教育专家、教研员、科学家共同指导,是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多主体协同、多场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国科技馆介绍,自2009年新馆开放以来,该馆高度关注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积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馆体系、中小学校等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切实发挥科普阵地和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藏联网工程扩容 输送电容量将翻倍

塔里木油田油气埋深主要集中在6000米以下,油气钻探普遍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三超一高”极端恶劣井况,在深达七八千米甚至上万米的复杂地层钻进时,工程难度以几何级数增长。

逾2万名运动员参与首届学青会角逐 高手云集多人破纪录

在保障口岸安全稳定的同时,吴淞边检站倾力推出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五项措施,为企业和船方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运营成本。据了解,“五一”假期,搭载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重点项目的超限设备的“通济门”轮原计划靠泊张华浜码头,后因长江水道受阻,改为靠泊宝山锚地等待潮水并改变计划直接出境前往下一港。由于当时离出境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该轮如果在锚地办理船员的边检手续,需要使用交通艇送还船员证件,不但可能错过潮水,还将产生大额费用,增加额外的运营成本。吴淞边检站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秉持“特事特办”原则,为该外轮安排就近辖区执勤点办理了出境手续。(完)

多部纪录片入选“优秀国产纪录片选集”

王毅说,中俄要同金砖伙伴一道,落实好金砖喀山峰会成果,做大做强金砖机制,增强全球南方影响力,为世界多极化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已接任上海合作组织主席国,愿同俄方密切配合,推动上合组织取得更大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要共同办好纪念活动,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以史为鉴、开辟未来。

中老缅泰同意加大力度联手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境犯罪

孤独症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可用,通常是以认知、语言、社交、行为等课程的训练为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这样的训练通常要持续1—3年左右,而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胃癌关爱日|这种厨具、餐具有致癌风险!你家还在用吗?

2021年“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开馆。主持该图书馆建设的,是彼时在碑林区挂职的青年学者杨素秋。她将打造这座图书馆的经过写成《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今年初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的周末,杨素秋到位于北京五道口的万圣书园参加新书交流活动,分享此次非虚构写作的经验,以及关于“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个问题,她心中的答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